我們的困難

當我們的子女患上黏多醣症/罕有病

1. 絕望無助:沒有藥物可治療

當知道子女確診患上黏多醣症後,第一個反應是絕望和無助,第一樣想到的是此症沒有藥物可以治療 (在二十年前),所有對於人生的希望通通幻滅。

2. 疑似曙光:有藥物研發成功,有得救

曙光出現了!在2003年黏多醣症第一型的藥物研發成功,心想有得救了!

3. 再絕望:藥費太貴,有藥冇錢用

誰知藥費太貴,以一個20KG重的黏多醣症第一型病人計算,每年用藥的費用就高達一百多萬元,而黏多醣症第六型,更高達四百多萬元,絕非一般人能夠承擔 (原因是實在太少病人攤分藥費,黏多醣症第一型病人全球已登記的約4000人,至於第六型更只有1000人)。而且藥物更是要用一世,因此絕非賣車賣樓便可以支付,就算真的賣車賣樓也只能勉強應付一兩年的藥費,隨後便要申領綜援,於是便出現有藥無錢用的情況,希望再度幻滅。

4. 市民的看法 (正面)

正因為藥費超昂,市民大眾都很同情我們。就算是超級富豪都無法長期支付如此高昂的藥費,我們作為普通家長也不可能每年籌募藥費,只有政府出手才可以。而實際上,其他國家都是由政府或國民的醫療保險來支付這類病的藥費。

5. 市民的看法 (反面)

也有聽到一些聲音說,與其救你一個要百多萬,倒不如用這筆錢救十個只要十多萬藥費的病人?我的回應好直接,生命無價,豈能這樣計算。同樣地也會有人質疑不如救100個每年萬多元藥費的1000個每年藥費百千多元藥費的?如此這般到後來卻一個人也沒有獲救。

6. 曙光再現:政府全數資助藥費,可以用藥了

2010年度的《財政預算案》,財政司將一些治療罕有遺傳病的藥物,包括龐貝氏症、高雪氏症、法布瑞氏症及黏多醣症一 型、二型、六型納入藥物名冊內,也就是說,今後政府會全數資助我們用藥,這幾種藥就是大家所聽聞的「酵素替代治療法」。

7. 部份絕望:現行沒有一個機制令到新的孤兒藥 (orphan drug) 自動放入藥物名冊,由政府全數資助,以致病友只有空歡喜和空等待

我們感恩的是科技日新月異,縮短研製藥物的時間,令到新的藥物陸續面世,例如黏多醣症第四型 (黏多醣症細分一、二、三、四、六、七、九型) 在去年面世,可是政府未有第一時間將它納入藥物名冊,以致病友只有空歡喜和空等待,我們唯有團結力量繼續爭取。而另一隻已註冊用來治療另一種罕有病Atypical 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的藥物,同樣地需要每年3百多萬藥費,也未有納入藥物名冊。

8. 新生嬰兒篩檢 (newborn screening) 要包括罕有病,特別是已有藥的,例如黏多醣症

政府將會為全港新生嬰兒進行篩檢 (newborn screening),務求盡早發現病童,以便給予即時的治療,這對病情的發展和病人的健康有著極大的影響。但據了解,黏多醣症1型 (MPS 1),龐貝氏症 (Pompe Disease),高雪氏症 (Gaucher Disease) 及法布瑞氏症 (Farby Disease) 並不納入篩檢疾病之列,我們對此大感失望我們盼望篩檢的名單包括所有科技可驗出的疾病,以免浪費資源。

盡早治療對於療效以至病情發展相當重要。過往曾有黏多醣症病友被醫療專家小組拒絕使用酵素替代治療 (ERT),原因正是太遲確診,患者身體已受嚴重破壞,影響ERT的療效,最終導致患者無法得到應有的治療,連僅有的一絲希望都失去,實在不幸。倘能讓初生嬰兒盡早確診並接受治療,這類情況就可以避免。

環顧其他地區,香港在為新生兒進行先天性代謝缺陷篩檢方面已落後了一大步,這項措施在很多海外地區已經實行多年。我們慶幸政府終於踏出第一步,但對於政府在篩檢疾病種類方面所持的保守態度,我們不得不感到失望和憂慮。

舉一個比喻,今時今日的電視機生產商必須與時並進,絕對不能只製造傳統黑白的 CRT電視,而拒絕生產最新的LED彩色電視。政府的政策亦必須與時並進,趕上現今科技水平,將所有科技能夠鑑定出來的疾病都納入篩檢之列,此舉不僅對患者和家庭有莫大裨益,亦對香港的醫療發展和聲譽有正面的影響。我們衷心希望政府認真考慮我們的訴求。

9. 要制定罕有病政策,讓確診者可以立即用藥

長遠來說,政府必須要制定罕有病政策,讓確診者可以立即用藥,讓病友就算活在疾病之中,都可以過有質素和有意義數的生活。